网站首页 > 复习资料 > 辅导资料 > 经济师 > 中级人力资源专业知识与实务 > 经济师中级人力资源辅导资料:需要层次理论

经济师中级人力资源辅导资料:需要层次理论

2013-7-3  来自于:课评集

  中级人力资源辅导资料:需要层次理论

  10. 需要层次:(2007、2008、2009、2010年考题)

  马斯洛认为:需要强度并不都是相等的,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种类型: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各自内容2006、2007考题 题型:单选](后增认知和审美两种需求,但未得到广泛的应用)

  【例题2·2009年单项选择题】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五种需要类型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

  A. 生理—安全—自我实现—尊重—归属和爱 B. 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

  C. 安全—生理—尊重—归属和爱—自我实现 D. 生理—安全—尊重—自我实现—归属和爱

  【答案解析】B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需要类型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

  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11. 需要层次理论主要观点:

  (1)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均有这五种需要,只是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强烈程度不同而已。

  (2)未被满足的需要是行为的主要激励源,已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不再具有激励作用。

  (3)这五种需要层级越来越高,当下一层次的需要在相当程度上得到满足后,个体才会追求上一层次的需要。

  (4)以上五种层次的需要还可大致分为两大类:前三个层次为基本需要,后两个层次为高级需要,因为前三者的满足主要靠外部条件或因素,而后两者的满足主要靠内在因素。

  12. 需要层次理论在管理上的应用:题型:单选、多选、案例

  (1)管理者需要考虑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并为每一层次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激励措施。

  (2)管理者需要考虑每个员工的特殊需要,因为不同人的需要是不同的。如果想要激励一个人,就需要知道他现在哪一个层次的需要占主导地位,从而相应地为该层次需要的满足提供条件,如:

  (3)组织用于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投入效益是递减的。当与员工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公司仍以原来的方式来激励员工,效果会很小,如:

  【例题3·2010年多项选择题】关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未被满足的需要是行为的主要激励源

  B.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具有强的激励作用

  C.基本需要主要靠内部条件满足;高级需要主要靠外在条件满足

  D.管理者在进行激励时,需要考虑每个员工的特殊需要以及占主导地位的需要层次

  E.组织用于满足员工的低层次需要的投入效益是递减的

  【答案解析】B C(略)

  13. 对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评价:(优势与局限)题型:单选

  优势:合乎人们的直觉经验,易于理解

  局限:①实证研究表明这一理论并不十分可靠和准确:五层需要并不严格呈阶梯关系,不是某种层次的需要得

  到满足后就不再有激励作用,也不是只有当低级需要都得到满足后高一级的需要才具有激励作用;

  ②从某种程度上说,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较为呆板不灵活,不完全适用于复杂多变的实际环境。

  双因素理论

  14. 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赫兹伯格提出的,又称“激励—保健因素理论”,简称为“双因素理论”,包括:题型:单选、多选

  ②激励因素:具备——员工满意,不具备——员工不满。题型:单选

  保健因素:具备——员工不产生不满情绪,但并不能起到激励作用。 (见教材P3:表1-1)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