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复习资料 > 学习资料 > 经济师 > 中级经济基础 > 2012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考点:倾销与反倾销

2012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考点:倾销与反倾销

2012-10-19  来自于:课评集

  中级经济基础考点:倾销与反倾销

  1.倾销含义: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并因此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的行为。

  注:WTO规定,确定产品正常价值可依据的标准有:

  原产国标准:按照相同或类似产品在正常交易过程中出口国国内销售的可比价格确定。

  第三国标准:按照相同或类似产品在正常交易过程中出口国向第三国出口的最高可比价格确定。

  按照同类产品在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合理销售费、管理费、一般费用和利润确定

  2.倾销的类型:

  ①掠夺性倾销:出口企业为在国外市场上达到排除竞争对手、获取超额垄断利润的目的,在短期内以不合理的低价向该市场销售产品,一旦竞争对手被排除,再重新提高产品销售价格的行为

  ②持续性倾销:出口企业为长期占领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而无限期的持续以低价向国外市场出口产品的行为。

  ③隐蔽性倾销:出口企业按国际市场的正常价格出售产品给进口商,但进口商则以倾销性的低价在进口国市场上抛售,其亏损部分由出口企业予以补偿。

  ④偶然性倾销:出口国国内存在大量剩余产品

  3.倾销的影响

  对进口国:

  ①倾销挤占了进口国相同产品生产商的市场份额,会阻碍进口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②倾销会向进口国市场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传递错误的价格信号,扭曲进口国市场秩序。

  ③发达国家新兴产业产品倾销将抑制发展中国家新兴产业的建立和发展。

  对出口国:

  ①倾销容易引发出口国国内相似产品生产厂商的过度价格竞争,扰乱出口国市场秩序

  ②倾销企业为弥补在出口倾销中带来的损失,通常会利用出口国市场需求弹性小的状况来维持较高的垄断价格,损害了出口国消费者的利益。

  对第三国:

  ①在进口国市场上存在第三国同类产品竞争的情况下,倾销也会导致进口国对第三国产品的需求下降,使第三国在进口国的市场份额减少。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