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复习资料 > 辅导资料 > 经济师 > 中级商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 > 经济师中级商业经济辅导资料:库存合理化内容

经济师中级商业经济辅导资料:库存合理化内容

2013-1-27  来自于:课评集

  中级商业经济辅导资料:库存合理化内容

  库存合理化主要体现在库存量合理、库存结构合理、库存时间合理等方面。

  (一)库存量合理的概念及控制方法

  1.库存量合理是指以满足市场需要,保障销售、符合经济核算为基本原则,使商品库存量满足销售量的需要。

  (1)零库存与准时制库存

  零库存是一种特殊的库存概念,其含义是以仓库储存形式存在的某种或某些商品的储存数量很低,甚至可以为“零”。优点显而易见,减少库存占用资金、优化应收和应付账款、加快资金周转、降低库存管理成本、规避市场的变化及产品的更新换代而产生的降价、滞销的风险等。同时存在的主要缺点是:脱销风险增大;运输成本增加;购买成本提高;小供应商受损;环境问题加剧等。

  准时制库存是指一种在精确测定生产各工艺环节作业效率的前提下按订单准确地计划,以消除一切无效作业与浪费为目标的管理模式。

  (2)实现零库存的前提条件

  要真正实现零库存,需要以下几个必要条件:一是整条供应链的上下游协同配合,仅靠某个企业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二是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相当,并且足够高;三是要有强大的物流系统做支撑;四是有充分的社会储备保障。

  (3)寄售的含义及优点。企业实现准时制库存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多样,但都是基于与供应商或客户的可靠联盟。其中寄售是企业实现“零库存资金占用”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即供应商将产品直接存放在用户的仓库中,并拥有库存商品的所有权,用户只在领用这些产品后才与供应商进行货款的结算。寄售的优点从供应商方面看,有利于供应商节省其在产品库存方面的仓库建设投资和日常仓储管理方面的投入,大大降低产品的仓储成本;从用户方面来看,有利于保证原材料或存货商品的及时供应而又不占用资金,可以大大节约采购成本。

  2.库存量合理的控制方法

  制定商品库存定额是使库存量合理的主要控制方法。商品库存定额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库存商品的数量定额,简称商品定额;二是库存商品的价值定额,简称商品资金定额。

  (1)商品定额:实物指标,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所规定的平均库存量。主要根据商品平均日销售量和商品周转天数的乘积计算确定。商品定额通常用于A类商品以及B、C类商品中不能缺货商品的库存控制。

  (2)商品资金定额,价值指标,是指对某种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平均库存资金占有的规定。企业可以采用总额控制的方法对B、C类商品进行库存量控制。

  (二)库存结构合理的概念及控制方法

  1.库存结构合理的含义

  库存结构合理是指库存商品总额中,各类商品所占比例,同类商品中高、中、低档商品之间的比例,以及同种商品的不同规格、不同花色之间库存量的比例都适应销售的需要。

  2.库存结构合理的控制方法

  库存结构合理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商品质量结构控制、商品层次结构确定和商品销售结构分析。

  (1)商品质量结构控制:是指库存商品自身的质量以及商品适应当地市场需求的品种结构情况。

  (2)商品层次结构控制:是指库存商品满足不同水平消费需求的结构状况。依据价格的高低,可分为:高档商品、中档商品和低档商品。

  (3)商品销售结构控制:是指一定时期内各种商品销售额在全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根据这些比例,可以确定经营中的主要品种、次要品种和一般品种。

  (三)库存时间合理的概念及控制方法

  1.库存时间合理的概念

  库存时间合理是指所有库存商品的库存期适应供求变化。库存期是指商品进入库存环节后停留的时间。

  2.库存时间合理的控制方法

  库存时间合理的控制可以通过对商品保本库存期和商品保利库存期的控制来进行。商品从购进到销售出去,不发生亏损的最长库存期限,称为商品的保本库存期。能够实现经营利润的最长库存期限称为商品保利库存期。

  (1)商品保本保利期控制的基本步骤:①根据商品流通费用与库存时间的关系,将其划分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两类;②根据一定时期内销售目标,逐一计算商品的保本期和保利期;③按照保本期和保利期来控制商品的进货量和出货量;④随时检查库存情况,为保证库存信息准确,以达到对全过程进行控制与管理的目的。

  (2)计算商品保本保利期的必要假设。零售商品进行保本保利期控制时,不可能计算所有商品的保本保利期。一般情况是,先对商品进行ABC分类,通常只对A类商品进行保本保利期控制。计算保本保利期时,必须做以下假设:①计算期内商品的进销价格不变;②计算期内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相对稳定不变;③商品的购销是一次性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