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复习资料 > 辅导资料 > 经济师 > 中级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 > 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辅导资料: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辅导资料: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2013-7-18  来自于:课评集

  资产负债管理

  (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对其资金运用和资金来源的综合管理。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经历的三个阶段:

  1.资产管理理论

  以商业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为重点。其核心是认为商业银行的利润主要来源于资产业务,而商业银行只能被动地接受负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是资产业务。

  资产管理理论的基础是:商业性贷款理论、转移理论、预期收入理论。

  2.负债管理理论

  以负债为经营重点来保证流动性的经营管理理论。

  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在保持流动性方面,没有必要完全依赖建立分层次的流动性储备资产,一旦需要资金,可以向外举借,只要能借到资金,就可大胆放款争取盈利——主动负债。

  资金来源:传统存款业务,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向中央银行进行再贴现、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券等。

  3.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不能偏重资产和负债的某一方,高效的银行应该是资产与负债管理双方并重。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产生。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是目前现代商业银行最为流行的经营管理理论。

  基本要求:通过资产、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协调资产、负债项目在利率、期限、风险和流动性方面的合理配置,以实现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最佳组合。

  (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内容

  1.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理(重点掌握)

  (1)规模对称原理

  规模对称原理指从总体上管理银行资产运用的规模必须与负债来源的规模相对称。

  不是简单的对等,而是一种建立在合理经济增长基础上的动态平衡。

  (2)结构对称原理:资产和负债的偿还期结构对称,利率结构(浮动和固定)的对称等。

  与规模对称原理一样,是一种动态资产结构与负债结构的相互对称和统一平衡。

  (3)速度对称原理(偿还期对称原理)

  资产平均到期日/负债平均到期日=平均流动率

  平均流动率 >1,资产运用过度;平均流动率<1,表示资产运用不足。

  (4)目标互补原理:银行经营目标中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方面是可以相互补充的。

  (5)利率管理原理

  ①差额管理。就是固定利率负债大于固定利率资产的差额,与变动利率负债小于变动利率资产的差额相适应,从而不断保持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

  ②利率灵敏性资产与负债管理。商业银行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动的预测,对灵敏性资产和负债进行调整,以取得较多的盈利、避免损失。(资产和负债的价值都会随利率的变动而变动)

  (6)比例管理原理

  比例指标一般分为三类:安全性指标、流动性指标、盈利性指标。

  根据指标及指标体系,对资产和负债进行综合管理和分类控制。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