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复习资料 > 综合指导 > 教师招聘 > 小学信息技术 > 老师招聘信息技术课程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老师招聘信息技术课程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2012-11-26  来自于:课评集

  信息技术课程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推广加强信息技术教学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方面,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抓好教与学两方面。那么,备考信息技术的考生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不但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从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

  1、深入研究教材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所以,各位考生在备考阶段,一定要吃透教材,正确处理教材,理清各单元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掌握重点、难点和关键的地方,对哪些地方应补充什么内容,以及上机实验、思考练习题的安排都要心中有数。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的“任务”为主。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对主体性教学,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创造性能力具有积极性作用。

  以浅显易学的实例带动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是教材的特点之一。每一课从完成一到两个小任务入手,提出问题或目标,通过示范操作和自己动手实践完成任务。如:“用E眼看世界”是学习IE浏览器的简单使用;“月球之迷”是学习使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愉快学习”是学习运用网络进行专题学习;“你我共分享”学习网络邮箱系统的使用等等……每一个小任务的完成,累积到单元结束,相应地也就完成了本单元所设计的综合任务。例如,四年级下册“家庭收支统计表”单元,通过单元的学习,完成“EXCEL程序认识”、“数据录入及编辑”、“公式与函数的使用”、“数据排序”等具体内容的学习,最后完成了综合任务:“家庭收支统计表”这张表格的绘制。

  2、了解学生认知水平

  在考生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与教育心理学、心理学的知识一起复习,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将心理学的知识融入到信息技术课程中,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进行说课稿的准备。由于计算机教学的部分内容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教师常常会因为对学生已有知识的估计不足从而导致课堂教学失败。例如三年级下册的第五课《深情的祝福》这一教学内容,必须建立在学生已经申请好个人邮箱的基础上。虽然关于邮箱的申请学习内容学生在上一课已经学过,原则上应比较容易教学。但实际教学中却由于微机课课时少时间短,而且大部分学生刚刚学习运用邮箱系统,导致一部分学生在当时没有申请,申请的学生由于长时间没有使用,忘记了申请的用户名和密码,从而在课堂教学中需要重新注册,浪费了大量课堂学习时间,而不能完成当堂教学任务,或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撰写说课稿时,一定要将这些情况考虑周全,填写在教学反思中,避免因准备的不充分造成考官追问,因而失分。

  另外,在备考时应充分注意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从难易程度不同和学生个性差异等方面加以考虑,力求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承认学生之间存在差异, 渗透“下保底,上不封顶”的策略,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通过尝试和探索、留有不同层次的题目体现分层教学,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教材结构上“跟我学”是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每课都有“尝试和探索”,对有能力的学生提出指导性建议,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操作方法。例如,四年级下册第八课《制作移动动画》的练习有两个层次。学生练习第一类:课后练习题内容,“请在‘小轿车在城市的公路上行驶’的动画场景中再画一棵大树和另一辆小轿车一起行驶”使学生模仿性的练习,用巩固知识,同时,运用这些知识展示给学生一个可应用于学习和生活的实例。学生练习第二类:加大操作难度“想想繁华的公路上还有哪些物体,你能画上去吗?”比较开放的、能够让学生去探究、去发散思维、去形成和体现个人观点的问题。(学生通过讨论画出了红绿灯,不同行驶方向的不同汽车,往往的行人等。)

  1  [2]  [下一页]

为您推荐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