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复习资料 > 辅导资料 > 经济师 > 初级经济基础 > 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辅导资料:仲裁法基础知识

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辅导资料:仲裁法基础知识

2013-7-12  来自于:课评集

  初级经济基础辅导:仲裁法基础知识

  (一)仲裁与仲裁法

  仲裁是指发生争议的双方当事人,根据其在争议发生前或争议发生后所达成的协议,自愿将该争议提交中立的第三者进行裁判的争议解决制度和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与其他解决经济纠纷的方式比较,仲裁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自愿性

  2.专业性

  由具有一定专业水平和能力的专家担任仲裁员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进行裁决。

  3.灵活性

  仲裁中的一些具体程序都是由当事人协商确定与选择的。

  4.保密性

  仲裁以不公开审理为原则,有关的仲裁法律和仲裁规则也同时规定了仲裁员及仲裁秘书人员的保密义务。

  5.快捷性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

  6.经济性

  7.独立性

  (二)仲裁协议

  1.仲裁协议的概念与效力

  仲裁协议是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将他们之间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书面协议。仲裁协议是仲裁机构管辖案件的前提。除非仲裁协议无效或者当事人放弃仲裁协议,否则,只要有仲裁协议,法院对案件就没有管辖权。同时,仲裁协议也是仲裁裁决可以具有强制执行力的前提。

  2.仲裁协议的类型和内容

  (1)仲裁协议的类型

  仲裁协议必须采取书面形式。依据仲裁协议订立的时间和形式的不同,仲裁协议有三种类型:

  ①仲裁条款;仲裁条款往往是在纠纷发生之前订立的。

  ②仲裁协议书;

  ③其他有关书面文件中包含的仲裁协议。

  (2)仲裁协议的内容

  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仲裁事项;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3.仲裁协议的无效及其确定

  p245

  一方当事人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应当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提出。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