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复习资料 > 辅导资料 > 经济师 > 中级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 >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考点:我国的货币政策(五)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考点:我国的货币政策(五)

2012-10-18  来自于:课评集

  因此,在2006年至2007年,针对我国经济出现的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贸易顺差过大及环境、资源压力加大等问题,央行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强度日益加大。在2006年到2007年上半年,采取综合措施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成为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内容,搭配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等对冲工具,大力回收银行体系流动性。在2007年第三季度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已有“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的提法,尤其是第四季度开始,控制物价、抑制通货膨胀率已日益成为首要关注的问题。在2007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正式提出了“2008年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1)以发行银行票据为主、回购操作为辅,加大放款市场对冲操作力度。2006年全年共发行银行票据3.65万亿元,同比多发行8600亿元,年底中央银行票据余额3.03万亿元。至2007年9月末中央银行票据余额为3.9万亿元。到2007年11月,中央银行通过国债正回购操作收回流动性约2300亿元。2007年,中央银行还三次针对贷款增长较快、流动性充裕的商业银行定向发行三年期中央银行票据3530亿元。

  (2)2006年至2007年年底上调利率共8次,其中,2006年上调2次,2007年上调6次。主要目的是:一是引导投资和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二是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恰当地衡量风险;三是抑制较快的物价上涨,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协调发展。

  (3)2006年至2007年底,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尤其在2007年一年中进行了10次紧缩的存款准备金率的操作,尤为罕见,从中可见中央银行控制国内的流动性过剩问题,遏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抑制较快物价上涨的决心。

  5.2008年的金融宏观调控操作

  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2008年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经历了上半年从紧下半年宽松的较大变化。

  在上半年,央行对我国宏观经济走势的基本判断是:我国经过持续多年的高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的成绩是巨大的,但同时宏观经济中的问题和矛盾也在日益显现。国内需求继续保持相对较快增长,贸易顺差仍将维持较高水平,通货膨胀形势要高度关注。因此,金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一是继续“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二是“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2007年12月3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自此开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将出现一个“显著”的变化: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同时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为此,2008年将在保持政策基本连续性的同时,首次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的政策搭配,并与适当的行政和法律调控手段有机结合,借以实现控制总量与结构优化的双重政策目标。

  与此相配合,货币政策的主要操作是:2008年上半年,为对冲多余流动性,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于:1月16日、3月18日、4月16日和5月12日宣布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于6月7日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一般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5%。

  2008年7月份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统一决策部署,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国内通胀压力减缓等新情况,统筹兼顾,进一步加强对经济金融运行的监测分析,及时调整金融宏观调控措施。调减了公开市场对冲力度,在国际金融动荡加剧的形势下,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并引导商业银行扩大贷款总量,并分别于9月25日、10月15日、12月5日和12月25日四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合计3.O个百分点;分别于9月16日、10月9日、10月30日和11月27日连续四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于10月27日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浮幅度;12月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09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总原则,包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10年来首提“宽松”,此举释放了保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预期的信号,以宽松的货币政策,保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分供应,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发挥货币政策在支持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

  6.2009—2010年的金融宏观调控操作

  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紧密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大局,认真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灵活、有力的措施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保证货币信贷总量满足经济发展需要。适时适度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充裕,稳定市场预期,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优化信贷结构。

  2010年,中国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宏观形势向好,但通货膨胀压力逐步显现,居民消费价格逐月上涨。中国人民银行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总量、节奏和结构。

  2010年1月18日、2月25日、5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主要目的是对冲流动性和抑制通胀预期,同时也是在向商业银行释放信号,敦促控制信贷投放节奏,以均衡的信贷投放来支持全年经济的平稳增长,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取向并未改变。但从2010年第三季度开始,我国货币政策开始转向。2010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自2007年12月以后的首次加息。

  2010年12月26日和2011年2月9日起又两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2010年11月16日、11月29日、12月20日、2011年1月20日又快节奏地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随后,2011年2月24日、3月25日、4月21日、5月18日又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使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新达到了21%。以上表明,根据2010年12月12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我国货币政策继2008年“从紧”和2009年、2010年“适度宽松”后,再次回归长期实施的“稳健”取向的政策。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