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复习资料 > 辅导资料 > 经济师 > 中级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 >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考点:金融宏观调控与货币政策概述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考点:金融宏观调控与货币政策概述

2012-10-18  来自于:课评集

  中级金融考点:金融宏观调控与货币政策概述

  (一)金融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是国家的经济职能,是国家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干预。具体而言,就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调节宏观经济变量,比如税率、利率、汇率、价格、就业等,以促进总供求的基本平衡,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宏观调控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在经济学中,宏观经济分析和宏观调控主要是针对经济的短期运行,解决经济的周期波动问题,主要手段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包括汇率政策),有时还使用收入政策。

  第二,宏观调控和政府管制都是由政府及有关部门实施和操作的,但两者的具体目的和手段并不一样。宏观调控主要是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宏观政策手段,间接影响微观主体的行为选择,以熨平经济波动,保证经济稳定增长;而政府管制主要是运用行政权力,直接限制微观主体的市场行为,如市场准入、数量管制和价格管制、自然垄断和共有资源的管理等。

  第三,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并不对立,市场经济之所以需要宏观调控和政府管制,是因为市场会失灵和失效,宏观调控只是为了校正市场失效,使之更有效地运行,而不是为了抑制和取代市场。

  金融宏观调控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讲,金融宏观调控是以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为主体,以货币政策为核心,借助于各种金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量或信用量,影响社会总需求进而实现社会总供求均衡,促进金融与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机制与过程。金融宏观调控的内容包括金融宏观调控主体、金融宏观调控对象、金融宏观调控目标、金融宏观调控手段、金融宏观调控机制和金融宏观调控效应等。

  金融宏观调控存在的前提是商业银行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实行二级银行体制。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就将缺乏独立的金融宏观调控主体,也缺乏作为金融宏观调控操作直接对象的商业银行体系。在此情况下,所谓金融宏观调控就是不存在的。金融宏观调控的类型包括计划调控、政策调控、法律调控和行政调控四种。计划调控和行政调控是计划经济体制下金融宏观调控的主要形式;政策和法律调控是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宏观调控的主要形式。我国转轨经济中,政策调控和法律调控的色彩日趋浓厚,计划调控和行政调控只能是政策调控和法律调控的补充形式。

  (二)货币政策及其特征

  1.货币政策的含义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政策、措施的总称。其构成要素主要有货币政策目标、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和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等。从确定目标、运用工具到实现预期的政策效果,这中间还存在着一些作用环节,其中主要有中介目标和政策传导机制等。

  货币政策的范围有广义、狭义之别。从广义上讲,货币政策包括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所采取的影响货币供给数量的一切措施。照此理解,货币政策包括有关建立货币制度的种种规定;包括所有旨在影响金融系统的发展和效率的措施;甚至可以进一步包括像政府借款、国债管理乃至政府税收和开支等可能影响货币支出的行为。而现在通常所说的货币政策,较之上述口径要窄得多。狭义的货币政策主要是研究货币的发行与调控,货币量与产出、收入、价格、国际收支等宏观经济变量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并围绕这些经济联系与影响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2.货币政策的基本特征

  货币政策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一般涉及的是国民经济运行中的货币供应量、信用总量、利率、汇率等宏观经济总量问题,而不是银行或厂商等经济单位的微观经济个量问题。

  (2)货币政策是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总需求是指有货币支付能力的总需求。货币政策正是通过货币的供给来调节社会总需求中的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需求,并间接地影响社会总供给的变动,从而促进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

  (3)货币政策主要是间接调控政策。货币政策一般不采用或少采用直接的行政手段来调控经济,而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调整“经济人”的经济行为,进而调控经济。

  (4)货币政策是长期连续的经济政策。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一般为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这些都是长期性的政策目标,短期内是难以实现的。而货币政策的具体操作和调节措施又具有短期性、实效性的特点。因此,货币政策的各种具体措施都是短期的。需要连续操作才能逼近或达到货币政策的长期目标。

  3.货币政策的类型

  货币政策有以下几种类型:

  (1)扩张型货币政策。这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使利率下降,从而增加投资,扩大总需求,刺激经济增长。主要措施包括:一是降低法定准备金率,以提高货币乘数,增加货币供应量;二是降低再贴现利率,以诱使商业银行增加再贴现,增强对客户的贷款和投资能力,增加货币供应量;三是公开市场业务,通过多购进证券,增加货币供应。除以上措施外,中央银行也可用“道义劝告”方式来影响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增加放款,以增加货币供应。在我国。扩张型货币政策常表现为扩大贷款规模。

  (2)紧缩型货币政策。这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使利率升高,从而抑制投资。压缩总需求,限制经济增长。措施是扩张型货币政策中所采用措施的反向操作。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