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复习资料 > 辅导资料 > 经济师 > 中级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 >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考点:金融宏观调控与货币政策概述(二)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考点:金融宏观调控与货币政策概述(二)

2012-10-18  来自于:课评集

  (3)非调节型货币政策。这是指中央银行并不根据不同时期国家的经济目标和经济状况。不断地调节货币需求,而是把货币供应量固定在预定水平上。其理由是在较短时期内,货币供应量的增减会自动地得到调节,国家的经济目标和经济状况不会因此受到影响。但实践证明,由于货币政策效应的不确定性、长期性和对利率波动不予调节可能带来损失的确定性和即期性,各国中央银行一般不采用这种类型的货币政策。

  (4)调节型货币政策。这是指中央银行根据不同时期国家的经济目标和经济状况,不断地调节货币供应量。具体内容是:当超额准备金的需求和货币的需求增长时,中央银行增加准备金供给;反之则相反。其理由是:在需要时调节准备金需求和货币需求正是为了稳定货币、稳定利率,因为货币币值和利率的剧烈波动会扰乱金融市场。实践中,大部分国家采取这种类型的货币政策。

  (三)金融宏观调控机制

  1.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构成要素

  金融宏观调控机制是在一定市场环境下由一系列要素构成的一种市场机制过程。这种市场机制过程可以理解为同一事物的两层含义,即金融宏观调控的传导机制和调控机制。金融宏观调控的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启动调控工具到政策目标实现的自然过程,它是由机制各要素的内在联动关系所决定的;而金融宏观调控机制正是利用传导机制的内在联动关系,由中央银行运用调控工具有意识地变动货币供给,以期对某些宏观经济变量发生影响,从而达到中央银行政策目标的过程。

  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框架和构成要素、每一构成要素的功能特性如图9—1所示。

  那么,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框架和构成要素是怎样的?每一构成要素的功能特性又是怎样的呢?

  如图9—1所示,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构成要素从左至右分述如下:

  (1)调控主体:中央银行

  现代金融与银行制度是二级体制。在其中,中央银行居于一国金融体系的领导和核心地位,其主要任务是制定和实施国家金融政策,并代表国家监督和管理全国金融业。中央银行不是一个办理货币信用业务的经济实体、不是经营型银行,而是国家金融管理机关,是管理型银行。中央银行的独特职能决定了金融宏观调控的主体必定是中央银行。

  (2)调控工具: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提高或降低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票据贴现的再贴现率,在金融市场上公开卖出和买入证券等来实施紧缩或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控基础货币和市场利率,影响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的行为与态势,间接调控货币供给量,从而改变企业与居民的货币需求预期,调整社会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3)操作目标:超额存款准备金与基础货币

  超额存款准备金对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规模有很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超额准备金增加(或减少),意味着商业银行的潜在放款和投资能力增强(或减弱),从而存款货币创造能力增强(或减弱)。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直接可以控制的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变量,中央银行通过对基础货币的控制来控制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