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复习资料 > 综合指导 > 教师招聘 > 幼儿教育学 > 幼儿教师在设计数学操作材料时需要注意的常见误区(二)

幼儿教师在设计数学操作材料时需要注意的常见误区(二)

2012-11-30  来自于:课评集

  2.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操作需要

  操作材料的难易程度要适中,既不能让幼儿轻而易举地得到答案,又不能使幼儿觉得太难,失去操作兴趣。在设计操作材料时,教师应注意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操作需要。

  (1)要有层次性

  由于同一年龄班的幼儿的发展水平并不平衡,所以教师要从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及"最近发展区"出发,为他们设计不同难度的操作材料,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起点,按不同的发展速度选择操作材料,逐步达到目标。

  在排序活动中,我为能力弱的幼儿提供了只有一个变量的材料;为能力一般的幼儿提供两个变量的材料,并配有变量特征的标记,让他们按照标记排序;为能力强的幼儿提供两个变量的材料。比如,能力弱的幼儿按苹果大小来排序;而能力一般的幼儿按大小和红绿颜色给苹果排序,并用小红点和小绿点,大红点和大绿点来做变量特征的标记,再按照标记排序;能力强的幼儿直接按大小和红绿颜色给苹果排序。幼儿在完成了一种材料的排序后,可更换不同层次的材料满足不同的需要。

  (2)要符合年龄特点

  年龄小的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学习经验少。为他们设计的操作材料应形象具体,游戏性强,适合独立操作。如"布娃娃来睡觉"这一操作材料,可让幼儿在模仿哄布娃娃睡觉的过程中学习一一对应及按大小排序。

  随着年龄增长,幼儿的思维逐步向抽象过渡,理解力、自控力不断提高,合作意识也有所增强。所以,为他们设计的操作材料应逐步减少形象性,适合合作和竞赛。如,"机器人"材料,由帽子、头、身体、两只手、两条腿组成。在拼接时,机器人头部的眼睛是5的分解:2和3,再根据机器人身体上的5个圆点与帽子上的数字5一一对应,最后通过计算找到得数等于2和3的手和脚。这套材料操作性强,具有一定的难度,我引导幼儿合作拼接或分组竞赛,看哪组拼得又快又对,使幼儿的操作兴趣大大提高。

  3.要多样化

  操作材料的多样化有利于幼儿独立思考,相互学习,获得更多的信息。如我给中班幼儿每人一盒卡片,其中表示数量5的卡片各不相同,有的是5个三角形,有的是5个圆点,有的是5个五角星。即使都是5个圆点的卡片,也各不相同。教师有意识地请持不一样卡片的幼儿介绍自己的卡片数量是不是5,使幼儿看到了数量为5的各种不同物体,学到了5个物体各种不同的排列形式,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了数的实际意义。

  4.幼儿能自我调控错误

  为幼儿设计的操作材料最好具有自动控制错误的功能,以便幼儿自我检查。如前面提到的"布娃娃来睡觉"这一操作材料是三张大小不同的床,三个大小不同的娃娃。操作时,如果将两个娃娃放在一张床上,另一张床上便没有娃娃睡了;如果排错了娃娃的大小顺序,大娃娃睡小床就不合适,这可以自动提示幼儿调整排列位置。又如,在学习大小、宽窄、粗细、长短的活动中,教师把操作材料设计成幼儿可自我纠错的大轮船镶嵌板。在"接龙游戏"中,如接对了,卡片会形成一种图形;若接错了,就不能形成图形。这样的操作材料可刺激幼儿尝试错误,自动调整,有利于幼儿主动、积极地探索学习。

  5.一物多用

  操作材料不在于多,而在于能否配合恰当,充分发挥效益,如套桶可作为幼儿学习排序的操作材料,如果把数字卡片从小到大放入按序排列的套桶内,然后让幼儿根据摇铃次数,从套桶内取出相应的数字卡片,这时套桶又成了幼儿数数、认数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