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复习资料 > 辅导资料 > 教师招聘 > 中学语文 > 教师招聘中学语文诗歌阅读鉴赏试题:减字木兰花

教师招聘中学语文诗歌阅读鉴赏试题:减字木兰花

2012-12-3  来自于:课评集

  中学语文诗歌阅读鉴赏试题:减字木兰花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2)题(6分)

  减字木兰花·已卯儋耳春词①     苏轼

  春牛春杖②,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注] ①这首词作于宋哲宗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是时苏轼谪居海南岛儋耳(今儋县)。②古时立春日习俗,耕夫持犁仗鞭打耕牛,谓之“打春”。下阕“春幡”,指旗帜;春胜,剪纸图案,以示迎春。

  (1)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苏轼被贬至蛮瘴僻远的“天涯海角”,填词描绘故乡春日习俗以排遣愁绪。

  B.“便丐春工”,乞得春神之力。诗人将春神人格化,天人相知,浪漫亲切。

  C.“春幡”立于田头,“春胜”遍于街肆,似见千人万人喜庆春天的到来。

  D.“一阵春风吹酒醒”,诗人无福消受“打春”的欢娱,借酒浇愁亦不失豪放。

  E.以海南不得见的雪花比拟海南的杨花,为他乡“不似天涯”作了精妙的诠解。

  (2)按《文心雕龙》的说法,“同字相犯”是败笔,而苏轼的《减字木兰花·已卯儋耳春词》(全词共44个字)仅“春”字就出现7次。请指出这首词使用“同字”的特点并简评这样用字的效果。

  答:(1)A  D(这两项错误同源。苏轼这首词是记实抒情,不是追忆往昔。与其他谪官不同,苏轼对异地风物不加排斥,他心胸开阔善于发现美、赞颂美。在我国词史上讴歌海南之春,苏轼开先河。)(共4分。选对一项得2分;多于两项,本题不得分。)

  (2)答案要点:①诗人将同一个字间隔重复使用。②“同字”,错落有致,音调明朗,突出对“春”的渲染,另有一番情趣。(共2分,每问1分。如对这段用字有非议,言之成理亦应赋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