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复习资料 > 综合指导 > 教师招聘 > 中学语文 >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舒婷的致橡树是不是爱情诗?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舒婷的致橡树是不是爱情诗?

2012-12-23  来自于:课评集

  舒婷的致橡树是不是爱情诗?

  舒婷的《致橡树》一诗最早见诸1979年第4期的《诗刊》上。从那以来,人们就一直把它作为一首爱情诗而倍加喜爱。上个世纪末,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选入高中语文教材(2003年版编在第一册),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也把它定位为"爱情诗"。事隔多年,诗人突然宜称这是一首和恋爱毫无关系的诗歌,2005年第9期(中学语文教学)刊登的洪贺廷老师的《从<致橡树>的创作缘起观其主旨》一文,据此提出不应把《致橡树》看成是一首爱情诗,并批评人教版教材把它说成爱情诗是不妥当的。那么,《致橡树》究竟是不是爱情诗?又为什么是爱情诗?人教版教材的说法是否妥当?我想,这是涉及到文学作品阅读规律、范式以及教材编写原则的问题,因此,思虑再三,不揣浅陋,把自己的一些感想说出来,就正于方家。

  文学作品鉴赏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则叫做知人论世,即通过了解作者创作作品的背景来达到对作者思想感情和作品主旨的把握(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指向作者的阅读范式)。这种解读方法尽管有时极为有效,然而对作品的解读过多地依赖于对创作背景的了解却使读者感到十分被动,因为对创作背景的了解往往有相当的困难。而且,这种阅读范式也容易造成人们在解读过程中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有关背景的材料查寻而不是对作品的阅读,从而忽视了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这种方法相当费劲,而且常常是吃力不讨好,因为创作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更多的时候作者的创作常常是不自觉的。即便是处于自觉状态,由于诸多原因,作者之意有时也不便明说或无处可说。因而,近年来,指向作品本文以及指向读者的阅读的范式更加受到人们的欢迎。而且重视本文、重视读者的阅读创造的阅读范式不仅被介绍到中国来,也因其贴近阅读教学的实际逐步渗透到教学活动中。

  我们知道,在阅读实践中,读者首先接触的是作品的文本,并通过作品文本的阅读来理解和把握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读者都是根据自己背景知识(包括生活经历、艺术经验、情感智力等)对作品的一切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而当大多数读者的意见趋于一致的时候,便形成了社会共同认知,而共同认知一旦形成,反过来还会影响其他的读者。这时,作者的原意只是作为一种声音,他无法强迫读者无条件地接受。因此,作者所能做的,就只能把他想说的能说的通过作品展示出来。正因为如此,作品,只有作品,才是一切。从文学审美的角度上说,读者关注的是作品表现了什么,给读者带来了什么,而不是作者当初在想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讲,诗人对《致橡树》一诗的创作缘起与创作主旨的解说,对读者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甚至为了尊重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和鉴赏,读者也可以不理睬诗人的解释。总之,作者和读者是通过作品发生关系的。那么,一般读者是怎样解读和体验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的呢?我们不妨来读一读作品吧: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从字面上说,这里的"爱"是假设的,"爱"和"不爱"都是可能的。在这种假设情感的条件下,诗人运用了"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等意象来抒写自己不依附的独立的爱情位置。问题是假如诗人对"橡树"毫无情感,春心紧闭,怎么能轻易把"爱"这个神圣而又羞于启齿的字眼说出来呢?接着,诗人又说:"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是正面展示内心之中自己应有的爱情位置,"树的形象"表明的是一种平等的爱情观念,而"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则是爱情虚拟形象的描绘,表达的是一种心灵沟通的话语(除了爱情的心灵默契,依据人类的情感经验,我们不知道还有什么样的情感能够让人体验这样的肢体语言)。"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爱情的双方,各有各的优势,但面对生活,我们只能"分担"和"共享",谁也不能代替谁。"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就正是这种独立平等而坚贞的爱情生活的形象抒写。最后,作者更是直接抒发自己对这种爱情的歌颂:"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诚然,"诗无达诂",但通过以上简要的解读,我们还是可以约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特征:诗人倾诉的是心灵深处的爱情观念,抒发了自己对独立、平等而又坚贞的爱情的追求。所以说,不管这种爱情之花最后是否结成果实,作为人类的神圣情感的一种感受、思考与表达,人们称《致橡树》为"爱情诗"是不为不妥的。据此,我认为人教社把《致橡树》定位为爱情诗的处理也是妥当的。首先,把《致橡树》当做"爱情诗"是一种普遍的认定,而且历经多年,是一种比较成熟,并为社会大众所承认的说法,教材尊重公众的共同阅读认知是稳妥的,理所当然;其次,《教师教学用书》是一本教师教学参考用书,执教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有权力把其他的观点介绍给学生。况且,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化鉴赏原则也必须受到尊重。

  当然,每一位读者都有自己的鉴赏方法和提出鉴赏结论的权利,因此,有人把《致橡树》解读为"表达了女人与男人平等的观念",同样值得尊重。

  1  [下一页]